首页 > 新闻 > 北京画院副院长莫晓松:我的文化艺术启蒙老师莫建成先生
八千年文化网讯:近日,在北京画院启动的《技与道》视频项目中,北京画院副院长莫晓松接受采访时谈到自己的文化艺术启蒙老师就是他的父亲——莫建成先生。据了解,莫建成先生是全国著名工笔花鸟画大家,甘肃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自学成才,开创了陇上莫氏家族第一代工笔花鸟画研究的先河。(赵智宏)
采访者:莫晓松老师您好,首先请您描述一下您对艺术的关注是从何时开始?
莫晓松:我现在回想起来我的学画经历应该是从四五岁就开始了,我的童年算是比较幸福的,父亲是一个很有文化底蕴的画家,所以从小我就看到了家里关于齐白石、徐悲鸿、李苦禅的画集。小时候父亲给我看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素描和马,我似懂非懂,却比墙外阶级斗争的大字报红海洋要动人许多,这是我艺术上的启蒙。我的家乡在甘肃陇西,中国西北一个很重要的古城,父亲的工作是做文物普查,我就跟着父亲,看到了县文化馆里收藏的文物,从小养成了我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知识的探求
采访者:那后来是如何真正走上艺术之路的?
莫晓松:在父亲的指引下,我开始临摹《芥子园画斋》,开始画一些田世光的鸟、刘继卣的老虎等,最开始并不懂,都是直接在宣纸上临摹。现在回想起来,中国画的学习其实就是要从临摹入手,“古人的目识心记”这一点我觉得在我的艺术中得到了印证,或许我的绘画能够取得一点点成绩,也跟这也有关系。
后来考取了西北师范大学,受到了专业、扎实、成体系的绘画基础,素描、色彩、山水、花鸟、人物、工笔全都学过,我发现我自己还是比较擅长速写,毕业之后看甘肃美术的总体状况,我觉得工笔花鸟需要解决更多的问题,所以我就开始了花鸟画的创作。
其实,我的父亲也是画花鸟画的,或许我从最开始进入花鸟创作中受到了父亲的影响,但是具体技法上却是完全不一致的,我从山水的方式入手,希望创造一个比较恢弘、静穆、宁静的境界,表达天地之间的自然。
莫建成作品欣赏
莫建成,1942年生于甘肃陇西。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六届、七届理事,甘肃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西北民族大学、兰州大学客座教授。天水师范学院中国画学科首席专家,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莫晓松 1964年生于甘肃陇西,1986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现为北京画院副院长、艺委会副主任、创作室主任、教育委员会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中国画学会理事,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热带雨林艺术研究院常务理事,北京党外高级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北京高级职称评审委员,全国美展评委。